两个1+1>2让监督更有效习总在党的新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
浙江新闻名专栏《代表在线年来坚持权力监督和媒体监督相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融合,在既直面问题又促进问题解决方面做了许多尝试,探索出诸多有益经验。
《代表在线日,是温州都市报、温州新闻网与温州市会合办的以监督为主的时政栏目。该栏目是在习同志提出“法治浙江”决策背景下创办的。2003年1月26日,省委、省会主任习履新浙江不久,即在省十届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要做到敢于监督和善于监督。同年4月23日,习在淳安县参加省会第一个主任接待代表日活动,强调把人民满意、代表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准。随即,温州市会在建立接待代表日制度的同时,酝酿在本地媒体创立代表监督平台。于是,与温州都市报、温州网联手合作,创办《代表在线》栏目。
《代表在线年来,温州都市报与温州网共刊发630多期报道,以监督促问题解决,始终坚持开展规范有序的富有建设性的监督,是媒体监督在法治轨道上迈进的一大创新。这些专题报道,主要内容为基层代表反映的百姓民生热点难点问题,80%以上的个案最终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其中仅2013年到现在,温州市委和市长对刊发的报道批示就达十余次。
《代表在线》栏目从创办之日起就确定了“权力监督和媒体监督相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融合”的基本运作原则。
该专栏在我国新闻史上首开先河,地方媒体通过与会合作让国家权力机关介入监督,监督和权力监督叠加,1+1>2,使得新闻传播和批评报道更具服务大局的正能量和排忧解难的贴近性;栏目始终坚持通过媒体融合互动,形成报纸与网络两个场同频共振,强化监督威力,同样实现了1+1>2的效果,既增强了主流媒体引导的核心竞争力,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传递公众诉求、缓解社会转型期矛盾的作用。
监督+权力监督,叠加互动,有序促进问题解决。《代表在线》栏目作为主流媒体的新闻创新平台,通过与本地会合作,让人民代表的监督权与话语权直接进入媒体,确保基层代表的监督权,重视反映民生诉求的各项建议,开展有效的监督和依法监督互动。栏目以“积极、善意”作为出发点,始终秉守“曝光不是目的而是解决问题”的报道原则,努力践行“新闻推动社会进步”的报道理念,帮助和督促政府提高办事效率,改进工作作风,促进社会和谐与民生改善。在多年的运作过程中,逐步探索并完善了规范有序开展批评报道的机制。
1.选题:报社与沟通商定。《代表在线》栏目的日常选题,主要来自代表的建议,包括代表视察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此外还有读者来电来信和网民在微信、微博、论坛上的帖子等。但凡内容涉及民生工程、行政审批以及环保、交通、教育等关乎民众的领域,即可列为独家报道选题。其题材选择创新之处在于,既是独家原创,又是民生热点。
选题具体由报社和沟通商定。“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是双方商定选题的基本原则。选题重点关注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力求以点带面、举一反三,通过某一个案来解决某一类问题,惠及某一个百姓群体。同时,坚持把受众关注度作为题材选择的重要标尺之一,适时、适度、适效地主动设置议题,挖掘独家题材深度报道解读。
选题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监督的成败与影响。《代表在线》栏目的选题,大多来自代表,天然地更具贴近性,更接地气。主创人员在选题时,首先筛选出与政府职责相关的题材,然后评估报道时机是否合适,判断问题披露后是否具备解决的可能性,从而从一开始便保证了监督的成效,同时使批评性报道更富建设性,朝有利于团结、稳定、鼓劲的方向引导,使监督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服务。对于一些不宜公开报道的重大事件或敏感题材,栏目则采取内参形式直接报送市主要领导。
2.采访:记者和代表共同参与。《代表在线》栏目在采访报道中,尽可能让代表多参与其中。主要方式包括:
(1)随同一起采访。许多选题一旦确定,就邀请省市代表与记者一起参与采访。有时甚至打出组合拳,推出系列报道,形成规模效应。如2015年底,温州都市报推出《代表在线?年终访进度》系列报道11篇,邀请代表、市民监督团成员随记者实地探访,就温州奥体中心、绕城高速公路西南线建设、旧住宅小区停车位改造等11项重点工程建设进度进行监督,并为民生难题出谋划策。
(3)参与网络访谈。每期报道在纸媒见报的当天,栏目组都会邀请代表到温州网演播室同网民直接对话。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参与栏目网络访谈的代表、专家学者及部门官员达1200多人次。
(4)开展“代表走基层活动”。栏目组每月开展一次“代表走基层活动”,由市会牵头,要求每个县(市、区)会召集代表进行座谈,既扩大栏目影响力,又能及时收集到鲜活的报道素材。
在采写过程中,栏目组特别注重把握“批评的度”,要求记者深入现场,求证核实,注重把握分寸,讲究引导艺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报道力求事实准确,做到冷静观察,不感情用事。对于存在争议的问题,尽量听取多方意见、就事论事,不轻易下结论,不扩大批评面。
3.落实:和督办双管齐下。有结果的监督报道才有生命力。任何监督都必须有落实才能对被监督者产生威慑。所以,栏目组力求每期“有投诉、有反馈、有结果”。
《代表在线》栏目从选题、采访开始就有意识地压缩被监督对象敷衍、拖延的时间和空间,发现一个问题就紧追不舍督促解决。当然,对于一些不适应现代社会转型和科学发展的复杂问题,马上得到解决反而不正常,栏目因势利导邀请各方构建沟通对话渠道,以公民协商方式助推社会治理制度化建设。在监督过程中,栏目组还兼顾平衡原则,即一段时间内避免集中报道一个领域或一个县(市、区)。该栏目由于拥有会的合作背景,在全市各地政府部门和单位具有较高的威慑力和知名度,因此给采访带来了许多便利,采访过程几乎没有出现受阻情形。为争取获得更好的监督效果,除了公开报道形成压力外,如果被监督的对象没有及时解决问题,栏目组还会告知会发函予以督办,答复率接近100%。
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同频共振,在融合中扩大传播效果。《代表在线》栏目从创办之初就建立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补互动机制,较早开始媒体融合的探索。该栏目刊播周期开始为隔周一题,先由温州都市报以整版的篇幅,对代表反映或建议的选题进行采访报道。见报当天,温州网即邀请省市代表、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与专家学者,在演播室同网民直接对话;次日,温州都市报再以整版的篇幅,刊登网上对话和网民留言的摘要。
从2013年初开始,温州都市报在全国地市级媒体中先行先试,融合发展,从原来单一的传统纸媒转型为全天候滚动发稿、基本涵盖所有传播形态的全媒体平台。《代表在线》栏目与时俱进,借此增加版面容量和刊播频率,由原来的隔周一个选题改为每周一个选题,并借助“掌上温州”手机客户端、温都微博、温都微信等多种形态的传播形式,进一步扩大栏目的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温州网把嘉宾与网民对话形式改为视频访谈形式,让传播效果更具冲击力。对于重大民生热点选题,温州都市报还及时配发评论,并指派记者跟踪后续进展报道,直至问题解决,建立长效机制。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发函督办也在书面发函的同时,通过微博公开告知该部门官方微博。
融合传播,在两个场形成了双重压力,使得监督效应更加明显。同时,多介质的传播形式,方便了受众更好地参与互动,也进一步拓宽了收集线索和畅通诉求的渠道。
1.拓宽了监督途径,丰富了代表参政形式。温州市会将办好《代表在线》栏目作为推动代表积极履职的重要创新载体,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在每年人民代表大会的会工作报告中,均以一定篇幅介绍《代表在线》栏目的运作情况及监督成效。曾任北京大学人民代表大会与议会研究中心主任的蔡定剑教授认为,《代表在线》为全国各地加强监督工作找到了很好的途径。学者喻国明认为,《代表在线》栏目把媒体所需的一些制度资源和所需的沟通平台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这是媒体介入社会矛盾化解的正确方法。
2.增强了媒体公信力,提升了品牌影响力。《代表在线》的创办,特别是其卓有成效的监督效果,大大增强了温州都市报和温州网的公信力,也提升了品牌影响力。该栏目被誉为“温州的《焦点访谈》”,受到老百姓喜爱。不少高校新闻学院将《代表在线》栏目运作方式作为个案教学,并列为硕士论文研究课题;温州市委党校还把栏目刊发过的报道作为案例,不定期在中青班课堂举行模拟视频访谈,以此提高中青年干部与媒体沟通的能力。外省兄弟媒体亦登门取经,借鉴学习栏目运行的方式与规律,相继创办诸如《代表听民声》等栏目。栏目创办以来,选送的作品先后获得13个国家和省市级各类新闻奖。
3.为百姓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并促进了社会进步。近年来,《代表在线》栏目报道的问题,基本都得到了解决。其中《平阳有座“罕见的神桥”》《平瑞交界处有座“垃圾山”》《“爱绿”幼儿园入驻龙港受阻风波》《“审批过程简直就像开玩笑”》《“瓯江特大桥”为何还在图纸上?》《“毒气扰民”为什么有人管却管不了?》《21年前的厂房至今办不了证》等报道和内参,更是引起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并作出批示,使一些老大难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群众无疑是《代表在线》栏目的最大受益者。其受益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直接受益j9九游。比如,《五任镇长建不起一个菜市场》(刊于2013年4月23日)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文成县百丈漈镇的民生工程,历任镇长一拖再拖,20年来一直得不到解决,让居民买菜成为难题。报道刊发后,最终促成菜场建成投用;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促进制度健全和社会进步。如《平阳“最美医生”遭遇“两难”尴尬》(刊于2014年5月6日),披露了平阳县人民医院一名医生在抗台救灾中,因连续加班救治伤者而突发脑出血成为植物人,获2013年度“感动温州十大人物”等荣誉,当地社保部门却以不符合规定为由不予认定工伤,导致其不能报销28万元医药费以及每月5000来元的后续康复治疗费。报道刊发后,平阳县政府撤销该县人社局原先作出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并责令其在60日内重新作出工伤认定。然而,在距规定期限仅1个星期,该县人社局突然要求家属提供相关鉴定机构结论,并以证据不足为由终止工伤认定。《代表在线》栏目经过为期半年的持续跟踪报道,平阳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决定,同意将该医生受伤情况视同为工伤。其间,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纷纷跟进报道,国家法官学院有关专家认为,是否认定为工伤,应该看伤情是否因工作引起,政府部门在执行法规条文时,不能囿于静态的条文理解,应体现人文关怀。
再比如,2015年5月9日,瑞安市清莲小区8幢402室因管道燃气泄漏,发生爆燃事故,导致孕妇王芙蓉一家四口人严重烧伤,面临巨额医疗费。王芙蓉的家人、朋友随之通过微信等渠道对外发布求助信息。此事经媒体报道后,社会各界踊跃捐款,短短5天就达600多万元。《代表在线多万善款遭遇法律盲区网络募捐应该怎样“补白”?》(刊于2015年5月26日),在赞扬社会大爱的同时,提出了一系列深层次思考:网络募捐,真假怎么分辨?这类善款如何监管?善款的用途有没有限制?如果善款被挪用,有没有相关法律可以处理?并邀请温州市慈善总会和红十字会代表、律师等,一起商讨规范网络捐款的问题。当时全国即将审议《慈善法》(草案),这一报道给网络募捐走向规范化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
习总在党的新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
浙江新闻名专栏《代表在线年来坚持权力监督和媒体监督相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融合,在既直面问题又促进问题解决方面做了许多尝试,探索出诸多有益经验。
《代表在线日,是温州都市报、温州新闻网与温州市会合办的以监督为主的时政栏目。该栏目是在习同志提出“法治浙江”决策背景下创办的。2003年1月26日,省委、省会主任习履新浙江不久,即在省十届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要做到敢于监督和善于监督。同年4月23日,习在淳安县参加省会第一个主任接待代表日活动,强调把人民满意、代表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准。随即,温州市会在建立接待代表日制度的同时,酝酿在本地媒体创立代表监督平台。于是,与温州都市报、温州网联手合作,创办《代表在线》栏目。
《代表在线年来,温州都市报与温州网共刊发630多期报道,以监督促问题解决,始终坚持开展规范有序的富有建设性的监督,是媒体监督在法治轨道上迈进的一大创新。这些专题报道,主要内容为基层代表反映的百姓民生热点难点问题,80%以上的个案最终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其中仅2013年到现在,温州市委和市长对刊发的报道批示就达十余次。
《代表在线》栏目从创办之日起就确定了“权力监督和媒体监督相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融合”的基本运作原则。
该专栏在我国新闻史上首开先河,地方媒体通过与会合作让国家权力机关介入监督,监督和权力监督叠加,1+1>2,使得新闻传播和批评报道更具服务大局的正能量和排忧解难的贴近性;栏目始终坚持通过媒体融合互动,形成报纸与网络两个场同频共振,强化监督威力,同样实现了1+1>2的效果,既增强了主流媒体引导的核心竞争力,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传递公众诉求、缓解社会转型期矛盾的作用。
监督+权力监督,叠加互动,有序促进问题解决。《代表在线》栏目作为主流媒体的新闻创新平台,通过与本地会合作,让人民代表的监督权与话语权直接进入媒体,确保基层代表的监督权,重视反映民生诉求的各项建议,开展有效的监督和依法监督互动。栏目以“积极、善意”作为出发点,始终秉守“曝光不是目的而是解决问题”的报道原则,努力践行“新闻推动社会进步”的报道理念,帮助和督促政府提高办事效率,改进工作作风,促进社会和谐与民生改善。在多年的运作过程中,逐步探索并完善了规范有序开展批评报道的机制。
1.选题:报社与沟通商定。《代表在线》栏目的日常选题,主要来自代表的建议,包括代表视察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此外还有读者来电来信和网民在微信、微博、论坛上的帖子等。但凡内容涉及民生工程、行政审批以及环保、交通、教育等关乎民众的领域,即可列为独家报道选题。其题材选择创新之处在于,既是独家原创,又是民生热点。
选题具体由报社和沟通商定。“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是双方商定选题的基本原则。选题重点关注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力求以点带面、举一反三,通过某一个案来解决某一类问题,惠及某一个百姓群体。同时,坚持把受众关注度作为题材选择的重要标尺之一,适时、适度、适效地主动设置议题,挖掘独家题材深度报道解读。
选题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监督的成败与影响。《代表在线》栏目的选题,大多来自代表,天然地更具贴近性,更接地气。主创人员在选题时,首先筛选出与政府职责相关的题材,然后评估报道时机是否合适,判断问题披露后是否具备解决的可能性,从而从一开始便保证了监督的成效,同时使批评性报道更富建设性,朝有利于团结、稳定、鼓劲的方向引导,使监督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服务。对于一些不宜公开报道的重大事件或敏感题材,栏目则采取内参形式直接报送市主要领导。
2.采访:记者和代表共同参与。《代表在线》栏目在采访报道中,尽可能让代表多参与其中。主要方式包括:
(1)随同一起采访。许多选题一旦确定,就邀请省市代表与记者一起参与采访。有时甚至打出组合拳,推出系列报道,形成规模效应。如2015年底,温州都市报推出《代表在线?年终访进度》系列报道11篇,邀请代表、市民监督团成员随记者实地探访,就温州奥体中心、绕城高速公路西南线建设、旧住宅小区停车位改造等11项重点工程建设进度进行监督,并为民生难题出谋划策。
(3)参与网络访谈。每期报道在纸媒见报的当天,栏目组都会邀请代表到温州网演播室同网民直接对话。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参与栏目网络访谈的代表、专家学者及部门官员达1200多人次。
(4)开展“代表走基层活动”。栏目组每月开展一次“代表走基层活动”,由市会牵头,要求每个县(市、区)会召集代表进行座谈,既扩大栏目影响力,又能及时收集到鲜活的报道素材。
在采写过程中,栏目组特别注重把握“批评的度”,要求记者深入现场,求证核实,注重把握分寸,讲究引导艺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报道力求事实准确,做到冷静观察,不感情用事。对于存在争议的问题,尽量听取多方意见、就事论事,不轻易下结论,不扩大批评面。
3.落实:和督办双管齐下。有结果的监督报道才有生命力。任何监督都必须有落实才能对被监督者产生威慑。所以,栏目组力求每期“有投诉、有反馈、有结果”。
《代表在线》栏目从选题、采访开始就有意识地压缩被监督对象敷衍、拖延的时间和空间,发现一个问题就紧追不舍督促解决。当然,对于一些不适应现代社会转型和科学发展的复杂问题,马上得到解决反而不正常,栏目因势利导邀请各方构建沟通对话渠道,以公民协商方式助推社会治理制度化建设。在监督过程中,栏目组还兼顾平衡原则,即一段时间内避免集中报道一个领域或一个县(市、区)。该栏目由于拥有会的合作背景,在全市各地政府部门和单位具有较高的威慑力和知名度,因此给采访带来了许多便利,采访过程几乎没有出现受阻情形。为争取获得更好的监督效果,除了公开报道形成压力外,如果被监督的对象没有及时解决问题,栏目组还会告知会发函予以督办,答复率接近100%。
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同频共振,在融合中扩大传播效果。《代表在线》栏目从创办之初就建立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补互动机制,较早开始媒体融合的探索。该栏目刊播周期开始为隔周一题,先由温州都市报以整版的篇幅,对代表反映或建议的选题进行采访报道。见报当天,温州网即邀请省市代表、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与专家学者,在演播室同网民直接对话;次日,温州都市报再以整版的篇幅,刊登网上对话和网民留言的摘要。
从2013年初开始,温州都市报在全国地市级媒体中先行先试,融合发展,从原来单一的传统纸媒转型为全天候滚动发稿、基本涵盖所有传播形态的全媒体平台。《代表在线》栏目与时俱进,借此增加版面容量和刊播频率,由原来的隔周一个选题改为每周一个选题,并借助“掌上温州”手机客户端、温都微博、温都微信等多种形态的传播形式,进一步扩大栏目的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温州网把嘉宾与网民对话形式改为视频访谈形式,让传播效果更具冲击力。对于重大民生热点选题,温州都市报还及时配发评论,并指派记者跟踪后续进展报道,直至问题解决,建立长效机制。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发函督办也在书面发函的同时,通过微博公开告知该部门官方微博。
融合传播,在两个场形成了双重压力,使得监督效应更加明显。同时,多介质的传播形式,方便了受众更好地参与互动,也进一步拓宽了收集线索和畅通诉求的渠道。
1.拓宽了监督途径,丰富了代表参政形式。温州市会将办好《代表在线》栏目作为推动代表积极履职的重要创新载体,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在每年人民代表大会的会工作报告中,均以一定篇幅介绍《代表在线》栏目的运作情况及监督成效。曾任北京大学人民代表大会与议会研究中心主任的蔡定剑教授认为,《代表在线》为全国各地加强监督工作找到了很好的途径。学者喻国明认为,《代表在线》栏目把媒体所需的一些制度资源和所需的沟通平台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这是媒体介入社会矛盾化解的正确方法。
2.增强了媒体公信力,提升了品牌影响力。《代表在线》的创办,特别是其卓有成效的监督效果,大大增强了温州都市报和温州网的公信力,也提升了品牌影响力。该栏目被誉为“温州的《焦点访谈》”,受到老百姓喜爱。不少高校新闻学院将《代表在线》栏目运作方式作为个案教学,并列为硕士论文研究课题;温州市委党校还把栏目刊发过的报道作为案例,不定期在中青班课堂举行模拟视频访谈,以此提高中青年干部与媒体沟通的能力。外省兄弟媒体亦登门取经,借鉴学习栏目运行的方式与规律,相继创办诸如《代表听民声》等栏目。栏目创办以来,选送的作品先后获得13个国家和省市级各类新闻奖。
3.为百姓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并促进了社会进步。近年来,《代表在线》栏目报道的问题,基本都得到了解决。其中《平阳有座“罕见的神桥”》《平瑞交界处有座“垃圾山”》《“爱绿”幼儿园入驻龙港受阻风波》《“审批过程简直就像开玩笑”》《“瓯江特大桥”为何还在图纸上?》《“毒气扰民”为什么有人管却管不了?》《21年前的厂房至今办不了证》等报道和内参,更是引起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并作出批示,使一些老大难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群众无疑是《代表在线》栏目的最大受益者。其受益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直接受益。比如,《五任镇长建不起一个菜市场》(刊于2013年4月23日)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文成县百丈漈镇的民生工程,历任镇长一拖再拖,20年来一直得不到解决,让居民买菜成为难题。报道刊发后,最终促成菜场建成投用;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促进制度健全和社会进步。如《平阳“最美医生”遭遇“两难”尴尬》(刊于2014年5月6日),披露了平阳县人民医院一名医生在抗台救灾中,因连续加班救治伤者而突发脑出血成为植物人,获2013年度“感动温州十大人物”等荣誉,当地社保部门却以不符合规定为由不予认定工伤,导致其不能报销28万元医药费以及每月5000来元的后续康复治疗费。报道刊发后,平阳县政府撤销该县人社局原先作出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并责令其在60日内重新作出工伤认定。然而,在距规定期限仅1个星期,该县人社局突然要求家属提供相关鉴定机构结论,并以证据不足为由终止工伤认定。《代表在线》栏目经过为期半年的持续跟踪报道,平阳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决定,同意将该医生受伤情况视同为工伤。其间,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纷纷跟进报道,国家法官学院有关专家认为,是否认定为工伤,应该看伤情是否因工作引起,政府部门在执行法规条文时,不能囿于静态的条文理解,应体现人文关怀。
再比如,2015年5月9日,瑞安市清莲小区8幢402室因管道燃气泄漏,发生爆燃事故,导致孕妇王芙蓉一家四口人严重烧伤,面临巨额医疗费。王芙蓉的家人、朋友随之通过微信等渠道对外发布求助信息。此事经媒体报道后,社会各界踊跃捐款,短短5天就达600多万元。《代表在线多万善款遭遇法律盲区网络募捐应该怎样“补白”?》(刊于2015年5月26日),在赞扬社会大爱的同时,提出了一系列深层次思考:网络募捐,真假怎么分辨?这类善款如何监管?善款的用途有没有限制?如果善款被挪用,有没有相关法律可以处理?并邀请温州市慈善总会和红十字会代表、律师等,一起商讨规范网络捐款的问题。当时全国即将审议《慈善法》(草案),这一报道给网络募捐走向规范化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
Copyright © 2021-2025 J9九游会·(中国)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版权所有鲁ICP备2021006018号-1 Xml网站地图 HTML地图 txt地图